ISO等级序数(N)
|
大于或等于表中被考虑的粒径的最大浓度限值
(pc/m3空气浓度限值按3.2中的公式计算)
|
|||||
0.1μm
|
0.2μm
|
0.3μm
|
0.5μm
|
1μm
|
5μm
|
|
ISO Class 1
|
10
|
2
|
|
|
|
|
ISO Class 2
|
100
|
24
|
10
|
4
|
|
|
ISO Class 3
|
1 000
|
237
|
102
|
35
|
8
|
|
ISO Class 4
|
10 000
|
2 370
|
1 020
|
352
|
83
|
|
ISO Class 5
|
100 000
|
23 700
|
10 200
|
3 520
|
832
|
29
|
ISO Class 6
|
1 000 000
|
237 000
|
102 000
|
35 200
|
8 320
|
293
|
ISO Class 7
|
|
|
|
352 000
|
83 200
|
2 930
|
ISO Class 8
|
|
|
|
3 520 000
|
832 000
|
29 300
|
ISO Class 9
|
|
|
|
35 200 000
|
8 320 000
|
293 000
|
注:由于涉及测量过程的不确定性,故要求用三个有效的数据来确定浓度等级水平。
|
采样点
|
粒子数(≥0.3μm)
|
粒子数(≥0.5μm)
|
1
|
245
|
21
|
2
|
185
|
24
|
3
|
59
|
0
|
4
|
106
|
7
|
5
|
164
|
22
|
6
|
196
|
25
|
7
|
226
|
23
|
8
|
224
|
37
|
9
|
195
|
19
|
采样点
|
Xi≥0.3μm
|
Xi≥0.5μm
|
1
|
8750
|
750
|
2
|
6607
|
857
|
3
|
2107
|
0
|
4
|
3786
|
250
|
5
|
5857
|
786
|
6
|
7000
|
893
|
7
|
8071
|
821
|
8
|
8000
|
1321
|
9
|
6964
|
679
|
不合格
若观察到计数值C早于期望计数值出现
|
合格
若观察到计数值C迟于期望计数值出现
|
||
以小数表示的时间t
|
观察到计数值
|
以沾上数表示的时间t
|
观察到计数值
|
0,0019
|
4
|
0,1922
|
0
|
0,0505
|
5
|
0,2407
|
1
|
0,0992
|
6
|
0,2893
|
2
|
0,1476
|
7
|
0,3378
|
3
|
0,1961
|
8
|
0,3864
|
4
|
0,2447
|
9
|
0,4349
|
5
|
0,2932
|
10
|
0,4834
|
6
|
0,3417
|
11
|
0,5320
|
7
|
0,3902
|
12
|
0,5805
|
8
|
0,4388
|
13
|
0,6291
|
9
|
0,4873
|
14
|
0,6676
|
10
|
0,5359
|
15
|
0,7262
|
11
|
0,5844
|
16
|
0,7747
|
12
|
0,6330
|
17
|
0,8233
|
13
|
0,6815
|
18
|
0,8718
|
14
|
0,7300
|
19
|
0,9203
|
15
|
0,7786
|
20
|
0,9689
|
16
|
1,0000
|
21
|
1,0000
|
17
|
注:以小数表示的时间是时间的百分率(不等级限值时t=1.000)
|
等级
|
最大时间间隔
|
测试方法
|
≤ISO5级
|
6月
|
IO14644-1:1999附录B
|
> ISO5级
|
12月
|
IO14644-1:1999附录B
|
注:粒子数测试一般是在动态条件下完成的,但也可按照ISO规定等级在静态条件下完成。
|
测试参数
|
最大时间间隔
|
测试程序
|
空气流速或空气量(a)
|
12个月
|
ISO14644-3:—第B.4条款
|
空气压差(b)
|
12个月
|
ISO14644-3:—第B.5条款
|
注:这类测试应按以ISO规定等级在动态和空态条件下加以完成。
|
||
注:(a)空气流量既可按空气流速度测量技术测定,也可按空气流量测量技术测定。
注:(b)此项测试不得应用于非全封闭的洁净区。
|
测试参数
|
等级
|
建议最大时间间隔
|
测试程序
|
已安装过滤器泄漏测试
|
全部等级
|
24个月
|
ISO14644-3:—B.6条款
|
气流流型测试
|
全部等级
|
24个月
|
ISO14644-3:—B.7条款
|
自净时间
|
全部等级
|
24个月
|
ISO14644-3:—B.13条款
|
污染泄漏
|
全部等级
|
24个月
|
ISO14644-3:—B.14条款
|
空气洁净度级别范围
ISO Classa
|
气流流型b
|
平均值气流速度c
m/s
|
应用实例
|
5
|
U
|
>0.2
|
无菌核心区和类似的加工区d
|
5-7
|
N或M
|
不适用
|
直接支持无菌生产的其它加工区。
最终灭菌产品的加工区。
|
7-8
|
N或M
|
不适用
|
无菌生产支持区,包括受控的制备区。
|
注:na=不适用
|
|||
a) 在制订最佳设计条件之前,应该详细说明与ISO等级有关的占用状态。
b) 表列的气流流型表示该等级的洁净室的气流特性:U=单向流;N=非单向流;M=混合流(U和N的混合)。
c) 平均气流速度为通常规定的洁净室内单向流的流动方法。对非单向流流速的要求取决于特定的应用因数,如温度、受控空间的构造和待保护的项目。最低平均气流速度应为0.2 m/s(垂直流动)。
d) 在要求对操作员进行保护,保证安全运送有害材料时,应该考虑采用隔离概念(见附录A中的例子)或适当的安全柜和安全设备。
|
空气洁净度级别
ISO Classa
|
气流
类型b
|
平均值气流速度c
m/s
|
换气次数/小时d
m3/m2xh
|
应用实例
|
2
|
U
|
0.3-0.5
|
不适用
|
光刻、半导体加工区e
|
3
|
U
|
0.3-0.5
|
不适用
|
工作区、半导体加工区
|
4
5
|
U
U
|
0.3-0.5
0.2-0.5
|
不适用
不适用
|
工作区、多层掩膜加工、密磁盘制造、半导体服务区、公用设施区
|
6
|
M
|
0.1-0.3
|
|
公用设施区、多层加工区、半导体服务区
|
N或Mf
|
不适用
|
70-160
|
||
7
|
N或M
|
不适用
|
30-70
|
服务区、表面处理
|
8
|
N或M
|
不适用
|
10-20
|
服务区
|
注:na=不适用
|
||||
a) 在制订最佳设计条件之前,应该详细说明与ISO等级有关的占用状态。
b) 表列的气流流型表示该等级的洁净室的气流特性:U=单向流;N=非单向流;M=混合流(U和N的混合)。
c) 平均气流速度为通常规定的洁净室内单向流的流动方法。对单向气流流速的要求取决于局部的参数,如几何图形和热参数。不是过滤器的面速度。
d) 每小时换气次数是规定非单向流和混合流的方法。
e) 应该考虑采用抗渗的屏障技术。
F) 污染源和待保护区之间有效分隔。可以用隔板或气流屏障。
|
材料
|
静电控制
|
耐磨性
|
抗冲击性
|
脱气性
|
墙
|
|
|
|
|
阳极化铝
|
差
|
好
|
无
|
低
|
带涂层金属
|
差/较好/好
|
好
|
较好-低
|
低-高
|
柔性幕/壁
|
差/较好
|
低
|
好
|
较好-高
|
玻璃
|
差
|
好
|
无
|
低
|
带导电涂层的玻璃
|
好
|
好
|
无
|
低
|
加到基板上的塑料层压板和薄板
|
差/较好/好
|
好
|
较好
|
较好-高
|
树脂板,如酚醛/聚酯
|
差/较好/好
|
好
|
较好
|
较好-高
|
不锈钢
|
好
|
好
|
好
|
非常低
|
带导电涂层的透明聚合物
|
好
|
低
|
较好
|
低-较好
|
透明聚合物,如聚碳酸酯,PMMA
|
差
|
低
|
较好
|
低-较好
|
吊顶
|
|
|
|
|
阳极化铝
|
差
|
好
|
无
|
低
|
带涂层金属
|
差/较好/好
|
好
|
较好-低
|
低-高
|
加到基板上的塑料层压板和薄板
|
差/较好/好
|
好
|
较好
|
较好-高
|
树脂板,如酚醛/聚酯
|
差/较好/好
|
好
|
较好
|
较好-高
|
不锈钢
|
好
|
好
|
好
|
非常低
|
带导电涂层的透明聚合物
|
好
|
低
|
较好
|
低-较好
|
透明聚合物,如聚碳酸酯,PMMA
|
差
|
低
|
较好
|
低-较好
|
地面
|
|
|
|
|
阳极化铝
|
差
|
好
|
低
|
低
|
带涂层金属
|
差/较好/好
|
好
|
较好-低
|
低-高
|
抛光切割石村/水磨石
|
差/较好
|
好
|
好
|
低
|
玻璃
|
差
|
好
|
无
|
低
|
带导电涂层的玻璃
|
好
|
好
|
无
|
低
|
现场涂环氧涂层
|
差/较好/好
|
较好
|
较好
|
低-高
|
加到基板上的塑料层压板和薄板
|
差/较好/好
|
好
|
较好
|
较好-高
|
树脂板,如酚醛/聚酯
|
差/较好/好
|
好
|
较好
|
较好-高
|
不锈钢(活动地板)
|
好
|
好
|
好
|
非常低
|
瓷砖
|
差/较好
|
好
|
好
|
低
|
带导电涂层的透明聚合物
|
好
|
低
|
较好
|
低-较好
|
透明聚合物,如聚碳酸酯,PMMA
|
差
|
低
|
较好
|
低-较好
|
注1 上述各种材料均符合无脱落、可清洁性等基本要求。
注2 静电—列中:好=导电,较好=耗散,差=非导电。
|
内容
|
序号
|
说明
|
规定值
|
实现的性能
|
直接工艺
|
1.1
|
直接影响最终产品或服务的工艺
|
|
|
间接工艺
|
1.2
|
支持或间接影响最终产品或服务的工艺
|
|
|
内容
|
序号
|
说明
|
规定值
|
实现的性能
|
污染物质
|
2.1
|
活的或死的物质
|
|
|
微粒
|
2.1.1
|
不同形状的粒子
|
|
|
等级
|
2.1.1.1
|
按ISO标准ISO/DIS14644-1
|
|
|
粒径
|
2.1.1.2
|
粒径,M-和U-描述符(见ISO/DIS14644-1中附录E)/基本的、超微的、大的粒子和纤维
|
|
|
恢复时间
|
2.1.1.3
|
从失常到稳定的时间
|
|
|
化学品
|
2.1.2
|
分子、离子、气体、冷凝液、金属
|
|
|
数量
|
2.1.2.1
|
化学污染数量/重量/层,浓度
|
|
|
等级
|
2.1.2.2
|
遵照ISO/DIS14644-1 或其他标准
|
|
|
恢复时间
|
2.1.2.3
|
从失常到稳定的时间
|
|
|
生物
|
2.1.3
|
可生存的、需氧或厌氧的或死的病原有机物/能繁殖的有机物
|
|
|
General类型
|
2.1.3.1
|
病毒、细菌、霉菌、其它
|
|
|
污染类型
|
2.1.3.2
|
侵蚀性表面、抗感染、病原体
|
|
|
传播
|
2.1.3.3
|
从失常到稳定的时间
|
|
|
作为污染物的能源
|
2.2
|
产生干扰的能源
|
|
|
振动
|
2.2.1
|
运动范围
|
|
|
幅度
|
2.2.1.1
|
最大移位
|
|
|
频率
|
2.2.1.2
|
动作速率
|
|
|
磁性
|
2.2.2
|
电磁场
|
|
|
场强
|
2.2.2.1
|
|
|
|
射频
|
2.2.3
|
|
|
|
场强
|
2.2.3.1
|
|
|
|
内容
|
序号
|
说明
|
规定值
|
实现的性能
|
输入动力
|
3.1
|
要求输送到各工艺设备的物质和能源
|
|
|
固体供应要求
|
3.1.1
|
列出设备工艺使用的固体
|
|
|
固体供应纯度/浓度
|
3.1.1.1
|
列出每台工艺设备使用的各种固体要求的纯度/浓度
|
|
|
固体供应数量
|
3.1.1.2
|
列出每台设备工艺使用的各种固体量,包括进入的和使用的最大/最小和公称速率
|
|
|
气体供应要求
|
3.1.2
|
列出每台工艺设备使用的各种气体
|
|
|
气体供应纯度
|
3.1.2.1
|
列出每台工艺设备使用的各种气体要求的纯度
|
|
|
气体供应量
|
3.1.2.2
|
列出每台工艺设备使用的各种气体要求的量,包括进入的和使用的最大/最小和公称流量
|
|
|
压力
|
3.1.2.3
|
列出每台工艺设备使用的各种气体要求的压力,包括进入的和使用的最大/最小和公称值
|
|
|
液体供应要求
|
3.1.3
|
列出每台工艺设备使用的各种液体
|
|
|
液体供应纯度/浓度
|
3.1.3.1
|
列出每台工艺设备使用的各种液体要求的纯度/浓度
|
|
|
液体供应数量
|
3.1.3.2
|
列出每台工艺设备使用的各种液体需要量,包括进入的和使用的最大/最小和公称速率
|
|
|
液体供应压力
|
3.1.3.3
|
列出每台工艺设备使用的各种液体要求的压力,包括进入的和使用的最大/最小和公称值
|
|
|
电功率要求
|
3.1.4
|
列出每台设备电功率要求
|
|
|
电压
|
3.1.4.1
|
|
|
|
相
|
3.1.4.2
|
|
|
|
频率
|
3.1.4.3
|
|
|
|
负荷
|
3.1.4.4
|
|
|
|
允许电功率波动要求
|
3.1.4.5
|
列出每台设备在无功率滤波情况下可接受的最大允许电功率波动
|
|
|
输出动力
|
3.2
|
|
|
|
固体废料要求
|
3.2.1
|
列出每台设备的生产过程中报废的固体
|
|
|
固体废料纯度/浓度
|
3.2.1.1
|
列出每台设备的生产过程中报废的固体的纯度/浓度
|
|
|
固体废料量
|
3.2.1.2
|
列出每台设备的生产过程中报废的固体量,包括最大/最小和公称报废量
|
|
|
排气要求
|
3.2.2
|
列出每台设备的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排气种类
|
|
|
排气特性
|
3.2.2.1
|
列出每台设备的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排气流种类(如酸、溶剂、热、一般性的等)及其分别的浓度和温度
|
|
|
排气流量
|
3.2.2.2
|
列出每台设备的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排气流量,包括进入的和使用的最大/最小和公称流率
|
|
|
排气压力
|
3.2.2.3
|
列出每台设备的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排气压力,包括进入的和使用的最大/最小和公称流率
|
|
|
废液要求
|
3.2.3
|
列出每台设备的生产过程中报废的液体
|
|
|
废液量
|
3.2.3.2
|
列出每台设备的生产过程中报废的液体量,包括最大/电波和公称报废量
|
|
|
环境参数
|
3.3
|
允许按原意图使用工艺设备
|
|
|
温度要求
|
3.3.1
|
列出每台设备的最大、最小、最佳温度要求,按设备部件内、外单独要求而列
|
|
|
升温速度
|
3.3.1.1
|
列出每台设备最大允许升温率
|
|
|
降温速度
|
3.3.1.2
|
列出每台设备最大允许降温率
|
|
|
湿度要求
|
3.3.2
|
列出每台设备的最大、最小、最佳湿度要求,按设备部件内、外单独要求而列
|
|
|
湿度上升速度
|
3.3.2.1
|
列出每台设备最大允许升湿率
|
|
|
湿度降低速度
|
3.3.2.2
|
列出每台设备最大允许降湿率
|
|
|
振动要求/限值
|
3.3.3
|
列出每台设备的最大/最小和公称振动能级
|
|
|
微环境
|
3.3.4
|
是否需要微环境?
|
|
|
物理特性
|
3.4
|
设备尺寸、重量
|
|
|
安装要求
|
3.5
|
如何安装
|
|
|
运行要求
|
3.6
|
如何运行
|
|
|
维护要求
|
3.7
|
如何维护
|
|
|
预加工
|
3.8
|
产品或服务说明
|
|
|
后加工
|
3.9
|
产品或服务说明
|
|
|
工艺通过量
|
3.10
|
一段时间内通过设备的产品量
|
|
|
通讯要求
|
3.12
|
说明
|
|
|
人机工程要求
|
3.13
|
说明
|
|
|
表H.4—依据H.3.4确定的外部因素
|
||||
内容
|
序号
|
说明
|
规定值
|
实现的性能
|
规章要求
|
4.1
|
列出各种影响场地的选择和使用的规章方面的因素,包括当地区划法律、法令、当地税务结构和审批要求。
|
|
|
动力资源和因素
|
4.2
|
列出各种动力资源,包括可用性、质量和数量。
|
|
|
现场供水
|
4.2.1
|
列出当地地下水和市政给水情况,包括毒性、浊度等。
|
|
|
现场空气质量
|
4.2.2
|
列出现场现有的空气质量特性
|
|
|
现场供电因素
|
4.2.3
|
列出当地供电情况,即,V/Ph/Hz、波动强度和频率等。
|
|
|
现场排废系统因素
|
4.2.4
|
列出当地废物系统的情况
|
|
|
现场振动特性
|
4.3
|
评定场地所在地的振动级和变化情况。评估对计划的工艺和设施有无潜在的影响。
|
|
|
周围环境因素
|
4.4
|
列出所有周围、邻近场地的构筑物、工艺、污染等。评估对计划的工艺、设施和人员有无潜在的影响。
|
|
|
现场岩土因素
|
4.5
|
列出各种现场岩土因素,即,土壤毒性、土壤膨胀特性等。评估对计划的设施有无潜在的影响。
|
|
|
保安和进出因素
|
4.6
|
列出保安和进出因素。评估对设施有无影响
|
|
|
内容
|
序号
|
说明
|
规定值
|
实现的性能
|
大气要求
|
5.1
|
考虑工艺、设备和人员的要求,在初始时按洁净度分级列表。只在设计深入展开后才列出按洁净度分级的各个工艺区。
|
|
|
洁净度
|
5.1.1
|
要求的洁净度等级
|
|
|
气流流型
|
5.1.2
|
列出洁净室内气流方式,即,单向流、非单向流向或混合流。
|
|
|
气流方向
|
5.1.3
|
列出洁净室内气流方向,即,垂直或水平。
|
|
|
气流速度
|
5.1.4
|
列出洁净室内工艺区中的气流速度。
|
|
|
空气循环系统和构造
|
5.1.5
|
评定洁净室内空气循环系统的构造。考虑工艺、规章、人员和预算方面的因素。
|
|
|
干球温度
|
5.1.6
|
评定洁净室内干球温度要求,包括最大、最小和公称值
|
|
|
干球温度上升率
|
5.1.6.1
|
列出洁净室内最大允许干球温度上升率
|
|
|
干球温度下降率
|
5.1.6.2
|
列出洁净室内最大允许干球温度下降率
|
|
|
湿度
|
5.1.7
|
评定洁净室内湿度要求,包括最大、最小和公称值
|
|
|
湿度上升率
|
5.1.7.1
|
列出洁净室内最大允许湿度上升率
|
|
|
湿度下降率
|
5.1.7.2
|
列出洁净室内最大允许湿度下降率
|
|
|
压力
|
5.1.8
|
列出洁净室内的压力
|
|
|
压差
|
5.1.8.1
|
列出洁净室内的压力较高空间与相邻区或压力较低空间的压差
|
|
|
压力变化率
|
5.1.8.2
|
列出洁净室内最大允许空间压力变化率
|
|
|
声压级(噪声)
|
5.2
|
列出洁净室内最大允许和公称声压级
|
|
|
振动
|
5.3
|
列出洁净室内最大允许和公称振动能级
|
|
|
照明
|
5.4
|
列出洁净室内最小和公称照明要求,及有无波长限制
|
|
|
吊顶→地面高度
|
5.5.1
|
列出洁净室吊顶→楼面高度要求
|
|
|
设备平面图
|
5.5.2
|
列出洁净室内设备平面要求,即,长宽要求。
|
|
|
楼面负荷
|
5.5.3
|
最大重量负荷
|
|
|
离子化
|
5.6
|
电荷平衡(空气)
|
|
|
内容
|
序号
|
说明
|
规定值
|
实现的性能
|
洁净室内人身安全要求
|
6.1
|
鉴别对设施有影响的各种安全规范和规程
|
|
|
空气循环区的分隔
|
6.2
|
评定各个区对控制和隔离的特殊要求
|
|
|
有毒、易燃、危险材料的贮存和运输
|
6.3
|
评定特殊工艺和总体设施的贮存要求
|
|
|
疏散要求
|
6.4
|
评定最小疏散距离要求
|
|
|
物理要求
|
6.5
|
评定对防火材料和组件的要求
|
|
|
吹洗系统
|
6.6
|
是否需要?
|
|
|
流速
|
6.6.1
|
流速多大?
|
|
|
内容
|
序号
|
说明
|
规定值
|
实现的性能
|
双套系统
|
7.1
|
100%的可更换能力
|
|
|
超规格系统
|
7.2
|
规格要大于要求
|
|
|
最大的部件后备
|
7.3
|
单次故障100%更换
|
|
|
其它来源
|
7.4
|
交替转换
|
|
|
故障检测和报告
|
7.5
|
|
|
|
方法变换
|
7.6
|
手动或自动
|
|
|
表H.8—依据H.3.8确定的操作和维护因素
|
||||
内容
|
序号
|
说明
|
规定值
|
实现的性能
|
MTBF
|
8.1
|
平均故障时间
|
|
|
MTTR
|
8.2
|
平均维修时间
|
|
|
最大维修时间间隔
|
8.3
|
修复时间多长?
|
|
|
可用的备件
|
8.4
|
多少?种类?
|
|
|
表H.9—依据H.3.9确定的影响人和生产力的个人因素
|
||||
内容
|
序号
|
说明
|
规定值
|
实现的性能
|
人流、物流要求
|
9.1
|
评定产品和工艺流程的要求和人流的要求。评定各个工序之间的距离及其功能的相互依赖性。评定人流和进出的需求。
|
|
|
气闸
|
9.1.1
|
是否要求?
|
|
|
更衣要求
|
9.1.2
|
服装类型?
|
|
|
工作频率
|
9.2
|
列出洁净室的工作频率,即,连续或间断。如果是间断性,要规定工作频率,如每周5天,每天8小时。
|
|
|
人机工程学
|
9.3
|
任何要求
|
|
|
美学
|
9.4
|
任何要求
|
|
|
内容
|
序号
|
说明
|
规定值
|
实现的性能
|
建造成本
|
10.1
|
原始成本
|
|
|
运行成本
|
10.2
|
|
|
|
使用能源费用
|
10.2.1
|
鉴别降低工作成本的方法
|
|
|
维护费用
|
10.2.2
|
|
|
|
寿命周期费用
|
10.3
|
占有成本
|
|
|
表H.11—依据H.3.11确定的时间进度
|
||||
内容
|
序号
|
说明
|
规定值
|
实现的性能
|
任务定义
|
11.1
|
项目任务由用户和供应商商定
|
|
|
规定里程碑
|
11.2
|
鉴别或规定项目中关键的里程碑和验收标准
|
|
|
表H.12—依据H.3.12确定的其他内容
|
||||
内容
|
序号
|
说明
|
规定值
|
实现的性能
|
未来
|
12.1
|
现在准备考虑吗?
|
|
|
灵活性
|
12.2
|
现在准备考虑吗?
|
|
|
参照条款
|
要求说明
|
反应、要求、技术要求
|
4.2
|
参照的ISO标准号?
|
|
4.2
|
本标准的日期?
|
|
4.4
|
受控空间使用的一般目的是什么?
|
|
4.4
|
洁净室内要进行什么操作?
|
|
4.4
|
有无由于使用标准造成的限制(见附录A、B、D中的例子)?
|
|
4.5
|
按照国际标准ISO/DIS 14698-1、ISO/DIS 14698-2和ISO/DIS 14698-3 的相关部分要求的洁净度等级或需求是多少(见附录F中的例子)?
|
|
4.6
|
为了验证,需要测量哪些环境参数?允许的变量、允许使用的测试方法和校准方法(ISO/DIS 14644-2和ISO/DIS 14644-3)是什么(见附录F中的例子)?
|
|
4.7
|
阐述为达到要求的洁净度等级而采用的污染控制概念(包括设施的使用和性能标准)(控制概念的说明见附录A)。
|
|
4.9
|
流经洁净室的材料有哪些(见附录D中的例子)?
|
|
4.10
|
应达到并保持要求条件的占用状态是哪一类?其中包括时间变量。占用物,如更衣、卫生技术、人流和所有洁净区的进出控制等采用的控制方法(见附录C中的例子)?
|
|
4.11
|
提供设施的布置图和构造图(见附录D中的例子)。
|
|
4.12
|
提供所有临界尺寸和重量限制,包括与可用空间有关的上述数据(见附录D中的例子)。
|
|
4.13/4.14
|
在受控空间内待安装的工艺设备,包括建造方法、维护、排放、规格、重量和动力要求(见附录B、D、E、G和H中的例子)。
|
|
4.15
|
应及时地提供建造受控空间用的系统部件的维护要求(见附录D和E中的例子)。
|
|
4.16
|
为下述各种责任进行定义:标准说明、设计依据、详细设计、施工图、施工、测试、试车、鉴定,包括测试的进行和证明(见附录E和G中的例子)。
|
|
4.17
|
差别各种外部环境的影响,如化学和微粒污染、噪声和振动(见附录H中的例子)。
|
|
声明:本网站发布的内容(图片、视频和文字)以原创、转载和分享网络内容为主,如果涉及侵权请尽快告知,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删除。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,如需处理请联系客服。电话:189-5653-9761。
本站全力支持关于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》实施的“极限化违禁词”的相关规定,且已竭力规避使用“违禁词”。故即日起凡本网站任意页面含有极限化“违禁词”介绍的文字或图片,一律非本网站主观意愿并即刻失效,不可用于客户任何行为的参考依据。凡访客访问本网站,均表示认同此条款!反馈邮箱:365667427@qq.com。
30万级无尘车间就是说净化级别要达到30万级,和车间的面积没有关系,30万级的级别不是说是什么设备达到的,它是一种无菌车间洁净室(CleanRoom),亦称为无尘室或清净室。 它是污染控制的基础。没有洁净室,污染敏感零件不可能批量生产。在FED-...
医院洁净室及相关受控环境应用规范(GB/T33556.1-2017)全文完整版
目录一、空调概念、相关名词解释以及单位换算二、负荷计算三、风管,水管,配电,自控等设计四、设备选型五、无尘室测试标准一.空调概念、相关名词解释以及单位换算。1.空调即空气调节;目的在于”使空气达到所要求的状态”,即在某一特定空间内,...
净化工程招标文件案例说明招标编号:XXX--XX招标人:XXXXX公司时间:X年X月X日第一章投标邀请书1.XXXXXXX项目XX车间洁净区净化工程(以下简称“本工程”)是由XXX公司(以下简称“招标人”)自...
净化工程无尘室各项目检测方法汇总高校过滤器检漏一、说明高效过滤器的泄漏测试应当是无尘室测试中,最复杂、最耗时间的测量项目。泄漏测试的目的,是要确认:1.滤网的材料无破损.2.安装恰当。滤网出厂前当然要经过泄漏测试,但是在搬运与安装过程难保完全无损,而且滤网...
就在几年前,食品行业的几个会员做了一些基础性工作:他们把竞争放在一边、坐下来、一起寻找能够更好地解决食品加工工厂污染的办法。通过美国肉类研究所(AMI)发起的工厂设计专门小组,他们走到了一起,他们的共同目标是建立一套用来规划、建造或翻新现有的或新建工厂的标...